Linux下对虚拟分区进行磁盘加密的操作步骤

Linux下创建虚拟分区并对虚拟分区进行磁盘加密的操作步骤 今天了解了下Linux环境下的磁盘加密的一些方法,通常使用cryptsetup工具进行磁盘加密需要对一个未使用的分区才能生效。而实际测试环境下是没有可以用的分区的,也无法从扩展分区中进行逻辑分区。因此考虑是否可以像windows环境下使用镜像文件映射一个分区出来,发现linux下使用镜像文件映射非常简单。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: 1 //使用dd工具生成10M的镜像文件,test.img即为镜像文件//只第一次使用时需要文件生成,否则之前的数据会丢失dd if=/dev/zero of=test.img bs=1M count=102 //将镜像文件映射称设备losetup /dev/loop0 test.img //此时使用fdisk -l 可以看到/dev/loop0的disk3 //使用cryptsetup加密设备,如果没有可以atp install cryptsetup进行安装//只第一次使用时需要执行此步骤cryptsetup -v -y -c aes-cbc-plain luksFormat /dev/loop0//执行上述命令,根据提示输入大写的YES(必须为大写),然后输入密码 4 //打开加密设备cryptsetup luksOpen /dev/loop0 hpbkey//执行完成后,会在/dev/mapper 下生成 hpbkey5 //格式化,只第一次使用时需要格式化mkfs.ext3 /dev/mapper/hpbkey6 //挂载设备mount /dev/mapper/hpbkey /mychain/data1 7 //接下来就可以使用了//可以在mychain/data1中增加,删除,修改文件和文件夹 8 //使用完成后卸载设备umount /mychain/data19

Read More Linux下对虚拟分区进行磁盘加密的操作步骤

理解Python中的yield

通常的for…in…循环中,in后面是一个数组,这个数组就是一个可迭代对象,类似的还有链表,字符串,文件。它可以是list1 = [1, 2, 3],也可以是list1 = [x*x for x in range(3)]。 它的缺陷是所有数据都在内存中,如果有海量数据的话将会非常耗内存。 生成器是可以迭代的,但只可以读取它一次。因为用的时候才生成。比如 mygenerator = (x*x for x in range(3)),注意这里用到了(),它就不是数组,而上面的例子是[]。 理解的生成器(generator)能够迭代的关键是它有一个next()方法,工作原理就是通过重复调用next()方法,直到捕获一个异常。可以用上面的mygenerator测试。 带有 yield 的函数不再是一个普通函数,而是一个生成器generator,可用于迭代,工作原理同上。 yield 是一个类似 return 的关键字,迭代一次遇到yield时就返回yield后面的值。重点是:下一次迭代时,从上一次迭代遇到的yield后面的代码开始执行。 简要理解:yield就是 return 返回一个值,并且记住这个返回的位置,下次迭代就从这个位置后开始。 带有yield的函数不仅仅只用于for循环中,而且可用于某个函数的参数,只要这个函数的参数允许迭代参数。比如array.extend函数,它的原型是array.extend(iterable)。 send(msg)与next()的区别在于send可以传递参数给yield表达式,这时传递的参数会作为yield表达式的值,而yield的参数是返回给调用者的值。——换句话说,就是send可以强行修改上一个yield表达式值。比如函数中有一个yield赋值,a = yield 5,第一次迭代到这里会返回5,a还没有赋值。第二次迭代时,使用.send(10),那么,就是强行修改yield 5表达式的值为10,本来是5的,那么a=10 send(msg)与next()都有返回值,它们的返回值是当前迭代遇到yield时,yield后面表达式的值,其实就是当前迭代中yield后面的参数。 yield相关的文章参考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94126166